近日,来自✅内蒙古的消费者张女士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 )反映称。1月26日她在赤峰市一老庙黄金门店购买了一款足金戒指,购买时工作人员承诺该戒指经过了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检测,且可查询证书。然而回家后张女士在检测官网查询后看到,戒指标签上所带有的编码显示“无此证书”。
对此,3月5日涉事门店赤峰市老庙黄金(航宇店)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正在和消费者协商解决,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次日,张女士表示已经与涉事门店协商一致,戒指退还门店,并获赔偿4000元。
据张女士介绍,1月26日,她在内✅蒙古赤峰市的老庙黄金(航宇店),购买了一枚“足金9999”的戒指,克重3.10g,总价㊣2337元,“当时工作人员说这个戒指是经过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检测的,而且每㊣一枚戒指上都带着专属的检测编码物流系统有哪些,可以查到证书。”
然而回家后,张女士通过戒指标签上标注的编码,在检测网站登录查询后,页面却显示“无此证书”。张女士再次通过网站上的电话与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的工作㊣人员联系,对方核实后表示“经查,我们㊣中心后台数据库查不到,请您再问问商家。”
随后,张女士询问购买戒指㊣店铺的相关负责人,对于为何在检测网站查不到证书,对方并未正面回答。从张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看到,该经理一直表示“金子绝对是纯金的”“这件首饰支持所有地方验金”“只要是真金,你就不用管那些(证书)。”
该经理的说法并未得到张女士的认可。她表示自己是做食品检测行业的,正是出于对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的认可才购买的戒指。如今编码无法查询,她认为老庙黄金在售卖前实际未将戒指送往官方质检机构检测,却在商品标签上虚假标注信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澎湃新㊣闻注意到,根据此前施行的《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 经营者不得经营无印记□□□□、无标识物及标识内容不符合本规定的金银饰品;每件金银饰品应当具有标识。深圳□□、鹰潭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也发布了本地的《贵金属首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实施细则,其中✅要求对金□□、银□□、铂及其合金纯度(含量)的检测,属于强制性检测项目。公开资料显示,由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书是金银饰品的“身份证明”,证明真伪的同时,还是金银饰品估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澎湃新闻记者按照张女士提供的戒指标签,在国家金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南京)官网上查询看到,该编号确实显示“无此证书。”3月5日,记者就此事致电赤峰市老庙黄金(航宇店)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正在和消费者协商解决,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在澎湃新闻介入后,3月6日,张女士表示已经㊣与涉事门店协商一致。根据张女士提供的双方聊天截图显示,戒指已退还老庙黄金门店,门店以转账的方式赔偿张女士4000元。同日质量检测证书查询,涉事门店相关负责人也向澎湃新闻证实,双方已经协商解㊣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