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新举措。读懂这些“关键词”,才能更好地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中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2024年,濮阳市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惠民生、守底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向新;全市GDP总量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这份沉甸甸的“答卷”,濮阳市做了㊣哪些?
重点项目结出硕果。29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5.3%;134个“三化”改造项目开工率100%;218个“三个一批”项目㊣综合评价成绩㊣居全省第一方阵。
市场消费扩容提质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争取上级资金4.1亿元,拉动消费30.2亿元;助推清丰县获批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领跑县”。
聚链成群势✅头良好。新型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生物基材料、绿色家居、油气装备3个集群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经开区、工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工业园区。
培大育强梯次推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9家;圣恺环保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7家、数字领航企业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3家。
企业服务精准发力。解决企业诉求3126个,助企融资63.2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制造业减税降费、退税23.7亿元。
创新平台扩量提质。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首年出成果;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成功创建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化工新材料产业分中心。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新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81.2%。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8项技术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43人,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技术合同成交额28.7亿元,创历史新高。
城市更新提质加速。城镇化率达到㊣53.5%;棚户区改造57969套、竣工7906套;“保交房”交付18045套,交付率96%。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粮食总产量达到61.3亿斤,实现18连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稳居全省前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产值302.2亿元,增长7.4%。
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争取省政府㊣出台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238.9亿元,占全市㊣的61.4%。
交通设施逐步联通。京雄商高铁台前段进展顺利;安濮菏徐铁路纳入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建设规划;S304濮阳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物流网络日趋完善。华晟铁路物流园获评省特色标杆型物流“豫军”企业,恒润筑邦公用型保税仓获批,省储备粮粮油仓储物流中心落地建设。
能源优势持续彰显。文23储气库二期建成注气,中原储气库群库容达到130.8亿立方米;新能源装机容量285.9万千瓦。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实施“四水同治”项目107个,完成投资90.8亿元;引黄入冀补淀、引黄入鲁工程累计供水44.4亿立方米。
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报业、自然资源、交通等领域相关企业改制重组;在全省率先开发建筑小区数据产品,融资授信500万元,数据要素价值化㊣取得突破性进展。
对外开放成果明显。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65个;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居全省第三位,外派人员居全省第一位,境外投资居全省第三位。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营主体达到38.1万户,增长6.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不动产登记实现“市县一体化”。
生态底蕴更加深厚。黄河(台前段)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地表水8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达到“十四五”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改善幅㊣度和PM2.5改善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智慧平台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导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结对帮扶典型做法被应急管理部推广。
濮范高速破产重整案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出售式重整高速公路危困企业的成功案例;困扰市城区群众多年的大型商业改造项目历史难题全部得到平稳破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开放招商水平,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濮阳市谋划一批大事,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勇立新功、再创佳绩。
聚焦“6+20”产业链群,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年内实施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156个、“三化”改造项目120个,完成投资614.2亿元。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再造。实施海尔希生产线个高端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3.1亿元;新增智能工厂(车间)3家;新增绿色工厂2家。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攀高向新。聚焦聚碳新材料㊣等6个产业链,推动化工新材料挺进价值链中高端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关键环;聚焦光伏及风电、储能产业链,打造“风能、储能、氢能”多业态新能✅源装✅备产业园。
促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抢占蓝海。加快建设全国产1000标方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华龙区氢能科研实验中心等项目;推进大华亿秒㊣智能终端、立讯㊣精密产业园、濮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等项目建设;融入豫北航空经济协作区,因地制宜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加㊣快企业培育龙头引领、梯次推进。实施“一企一策一方㊣案”,聚焦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中小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制造业头雁企业5家。
做活做精文旅产业,逐步将文旅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把濮阳打造成特色旅游目㊣的地。擦亮杂技金字招牌,深挖上古文化、龙文化、黄河文化、孔子文㊣化等内㊣涵,持续彰显“中华龙源地”文旅品牌。
提振扩容消费㊣能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社区经济、会展经济等新业态,探索“流量商超㊣+本地优势产业”。
突出创新赋能。以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为牵引,发挥中原实验室、仓颉实验室平台作用;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建设省级创㊣新平台5家、市级创新平台30家;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
强化项目支撑。聚焦“两新”“两重”,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73个、计划投资814.4亿元;常态化储备项目1200个以上。
提升园区能级。力争范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营收超400亿元,经开区、工业园区营收超300亿元,濮阳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争创㊣五星级;支持经开区化工园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
构建交通㊣物流体系。加快京雄商高铁台前段建设,持续推进安濮菏徐铁路、G342台前黄河大桥、台前至阳谷高速、辉鄄高速✅前期工作。
建设华北能源基地。加快推进文23储气库三期、卫城气顶等储气库前期工作。实施光伏新能源规模化开发行动,新增新能源装机40万千瓦以上。
构筑现✅代水网体系。持续实施渠村、彭楼、南小堤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加快实施马颊河防洪治理工程。
提升焕新城市品质。实施盘活闲置地块和资产专项行动,实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市城区路网畅通工程,实施使用权出让工程。
做强特色富民产业。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达到✅320亿元,新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以上。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有力有效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力争所有行政村达到洁美乡村标准、富美乡村达到200个以上、和美乡村达到100个以上。
提振县域经济实力工业分质供水合作。全面落实省支持台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建设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示范区。
提升营商环境“品牌度”。提高政务服务质效,统筹推进新一批8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设立“企业宁静✅✅日”,每月企业宁静日不少于26天。
注入招商引资“催化剂”。围绕“6+20”产业链群发展趋势和需求,靶向招引延链补链企业、关键企业、配套企业,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0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0个。
开辟区域合作“新航道”。持续推进与菏泽、聊城合作事项落实落地,推进濮阳县与东明县、范县城关镇与莘县樱桃园镇开展实质性合作。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做好就业社保,新增城㊣镇就业4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健康濮阳,完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生态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廊道;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10个以上。
不断筑牢安全防线。坚持“三管三必须”,全面落实22个行业安全导则、36条常态管理措施;持续化解闲置资源利用、问题楼盘治理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复杂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