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累计完成水运投资10.99亿元。积极构建“七干七支”千吨级航道㊣网络,重点抓好骨干航道项目建管,兼顾提高支线航道通达能力,畅通湖州通往嘉兴港的三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实现“浙货运浙港”。全面建成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湖州段)。目前港口航道及近海工程,全市航道总里程1173.7公里,其中,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345公里。加快推进德清临杭物流园Ⅲ区、安吉数字物流港、旧馆临港智慧物流园等码头工程建设,推进码头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市共有码头泊位742个,泊位总㊣长度40.81公里,泊位年通过能力1.62亿吨。
积极引导淘汰船龄长、能耗高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标准化、特种化、大型化船舶,全面推进内河船舶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底,全市本港注册营运货船3600艘、287.2万载重吨
先㊣后出台《湖州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湖州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等系列方案,推动全市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水运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湖州港总体规划(2035年)㊣》顺利通过部省联合审查,湖州港将逐步发展成以内河集装㊣箱运输为引领,以航港产园一体化发展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到2035年湖州港总体㊣上将呈“一港、六区、十个重要公用作业区、十个一般公用作业区、三个水上客运中心”的总体空间格局。
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市全年共办理船舶抵押贷款240艘、贷款金额3.1亿元;市本级共发放“绿色+”融资贷款238笔、1.64亿元;船岸直办、政务㊣帮办窗口实现水上服务区全㊣覆盖,全市全年累计受办理“船岸直办”“政务帮办”事项2809件;完成全省首艘外✅省籍内河船长三角“通检互认”,并在✅全省内㊣河率先启用长三角船检一体化工作站,全年完成建造检验312艘,完成量全省第1。